人到晚年,能有懂事的兒女照顧自己,當然是件好事;然而,並不是所有,有兒女孝順的老人,都能度過一個快樂的晚年;人老了,你依仗不了兒女,也依仗不了伴侶,最終靠的其實是自己;試想一下,如果兒女爭氣,對你關照有加,而你自己卻喜歡“作”,那麼,你的晚年要么是淒涼痛苦,要么是煩心事一大堆。說到底,晚年最可悲的,不是兒女孝順與否,而是你自己管不好以下三件事。
管不好自己的慾望
我們每個人都有慾望,然而,如何正確地對待慾望,卻考驗著一個人的智慧和修養;慾望,可以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能讓一個人幸福成功;用得不好,卻會傷人傷己;人到了晚年,歷經了將盡一生的滄桑,也必然明白了社會的殘酷,與自己的局限。
什麼事,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什麼事,是自己主宰不了的,心中都會有數;對於自己能把控的,我們要向最好處努力,對於我們無能為力的,我們要學會放下;怕就怕,有些老人自尋煩惱,總是對生活有過高的期待;甚至把這種期待,轉移到伴侶和子女的身上,以一種嚴苛的、緊張的方式生活著;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種悲哀;不僅會讓自己和家人過得壓抑痛苦,還會折損一家人的福氣。
管不好自己的吐槽欲
人到晚年以後,往往覺得孤獨寂寞,總是希望能與別人多聊天,多溝通。尤其當一個老人,處理不好與親家、伴侶、親戚朋友的關係時,就喜歡找人吐槽,發洩心中的不滿和憤怒。要么就是自家有了喜事,例如突然發了偏財,或是子女、孫輩兒人有了出息後,老人往往更是喜歡把這些事掛在嘴邊。
其實,人有苦惱需要傾訴,有了高興事想要分享,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們要學會適可而止,還要選對“傾訴”的對象。如果你把家人的隱私、自己的煩心事,給外人說了,很可能會給你帶來麻煩;大家口耳相傳中,你們的家庭瑣事,會成為了別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一個不小心,還可能會造成你與家人關係破裂,人際關係受損;總之,老了以後,要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管好自己的吐槽欲,不要逢人就分享喜事,也不要逢人就抱怨煩惱。
管不好自己的偏見
作家錢鍾書說:偏見是思想的放假。有些老人,即便活了將近一輩子,也依然是個糊塗人;在他們的觀念中,始終抱有對人和事的偏見;例如,他們會格外地偏愛自己的一個子女,而對善待他的其他子女冷漠怠慢;這其實會直接導致,無辜的子女受到傷害,家人之間矛盾頻發,人心渙散。
還有一些老人,對一些積極的事物,本能地抱有一種厭惡唾棄的想法;其實,一個人如果不能與時俱進,至少也要做到對新事物,有個包容開放的心態;如果認知層次不夠,你就會帶著偏見的眼光看問題,最終顛倒是非黑白,善惡不分,傷害了那些真心對待你的人。
其實,養兒防老,是一種理想化的境界;現實中,不一定全都能實現;況且,就算能實現,我們自己,也要學會對自己負責;人到晚年,在管好自己健康的同時,也要管好自己的慾望、吐槽慾和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