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種飯局,別隨喊隨到,傷錢又傷身

人生如棋,有時我們是下棋者,與生活對弈,與敵人對弈;有時我們是棋子,免不了任人擺佈、難以自主。棋盤之上危機四伏,一步走錯滿盤皆輸,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良機有時亦是危機,抓不住便跌落谷底。

都是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吃飯都是人生存的頭等大事,吃飽了飯才能有力氣、有精力去做其他事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久而久之飯局已然成了一種平台,古有項羽鴻門宴、曹操煮酒論英雄。

人際交往是每個人生存於社會的必須,要在這個社會上逐漸立足、良性發展,就必然要建立起廣闊的人際關係。這是個人的一種資源,也是一種基礎支撐,認識的人越多,做事也就越順暢。

疏通人脈離不開酒局飯局,各種各樣的吃吃喝喝已然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藉著一頓飯一頓酒拉近關係。參加各種飯局也成了一些公關人員的日常生活寫照,可對於普通人來說,有三種飯局,別隨喊隨到,否則傷錢又傷身。

只胡吃海喝的飯局

吃飯自然是生存的必須,然而當今社會,滿足自己的溫飽已經是很容易的事情。高檔酒店的菜品固然色香味俱全,可消費卻偏高,誰也不想在這種場所填飽肚子。況且,家裡的味道才是最令人滿足的味道,有這麼一種飯局,隨時都在邀請,去了也只是吃吃喝喝,寒暄幾句,其他別無用處。

組建這類飯局的人多是酒囊飯袋之徒,飯桌上推杯換盞,大話說了無數,最後免不了杯盤狼藉,買醉而歸。能在家與家里人一起吃飯,又何必去外面與這些人胡吃海喝,到頭來還欠別人一頓飯。

這個時代,誰都不缺一頓飯吃,有飯局也要審視之後再去決定參加與否,毫無意義地就去吃一頓飯,大可不必動身前往,到時候人情世故之下,又難免自掏腰包。三兩好友久未相聚,出去聚餐吃一頓當然可以,可參加隨時都在組織的飯局,長此以往會令人心生疲倦,倒不如早早拒絕。

久未聯繫之人組織的飯局

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突如其來的邀請,對方必然有所請求,亦或是一種鋪墊。雙方有著利益往來、合作關係當然可以相互幫忙,可對於那些久未聯繫而關係又不太好的朋友的邀請,就要保持謹慎的態度。一般來說,既然是久未聯繫,突然請你吃飯,必然有大事相求。

從利益上來說,若赴宴後別人求你辦事,你不遺餘力地幫助肯定會付出相應的代價,相比之下你卻只得到了一個久未聯繫、關係不太好的人欠你的人情,從這方面來看,確實又沒有幫忙的必要。

然而人皆有善心,既然是朋友遇到了困難,情分使然應該聽聽對的遇到了什麼事,至於飯局其實可以先放一放,先聽聽對的有什麼訴求。大家都是明白人,對方的訴求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則可以選擇赴宴,要是對方的需求太大,那麼就明面上拒絕,避免吃人嘴短的尷尬。

品行不端之人邀請的飯局

君子坦蕩盪,小人長戚戚,無論是混跡職場還是學生時代,總會遇見那麼些品行不端之人,這類人的目的無非就是以卑劣的手段來換取獲得感。要知道,當一個好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疊加過程,然而當一個壞人卻很是容易,做壞事獲利總是那麼快且巨大,以至於小人不顧道德底線。

一個人品行不端,又如何會好心好意請你吃飯,要么是有所請求,要么是想與你拉近關係。前者來說,幫一個小人你也可能被其他人孤立,後者來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小人共舞不是一件好事。品行不端難成大事,參加這類人組織的飯局不僅不會有所收穫,還可能令你染滿身污穢。

飯局也就是一個平台,大家相互認識相互拉近關係,提供合作提供利益,與人合作自然要看人的品性。小人的定位,注定他今後會損害你,因為小人不注重感情,只注重利益。

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一頓飯下來能讓事情變得好說很多。飯桌文化演變至今也產生了許多飯桌禮儀、潛規則等等,可以說,如今的飯局,吃飯已經成為次要了。

所謂無酒不成席,請客吃飯更是如此,可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飲酒作樂,多數時候是不得不參加、不得不買醉。生活也就是如此,總有一些逼迫一些壓力,即使久經社會,也不要忘了當初的夢想,不要忘了前路的期望。

說真的,參加社交,可以增強你的人際關係,也能讓你暫時忘記當下生活的不容易。可是,你要知道,很多飯局其實都是無效社交,你短暫地迷失在酒桌上一聲又一聲的奉承和恭維之中,可終究你還是要回歸現實的。與其一次又一次參加那些傷身又傷錢的飯局,還不如把心思用在工作和家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