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件事如果你不給孩子撐腰,你的孩子一生都很難抬起頭來做人,想要讓孩子腰桿硬,一定要做一個會撐腰的父母。
一、當別人問你的孩子要他心愛的玩具的時候,你不能強迫孩子分享,你要尊重他的意願。
我們的傳統教育大多都是在強調一團和氣,讓渡自我,成全別人,否則就是自私,要貼上小氣、不懂事的標籤。但是,我們作為社會人,與親戚朋友間的社交是在所難免的,人際交往中有時必須要考慮他人的感受,畢竟世界不是圍著我們為中心轉動的,可以完全不考慮照顧別人的情緒。
所以,當孩子們的朋友或者親戚的孩子向他們索要心愛的玩具時,我們應當正確的引導孩子,如何合理且有禮貌的拒絕別人:1、讓孩子向其解釋清楚,這個玩具對他有著怎樣特殊的意義,是我喜愛的東西,所以我不能給你。
2、如果你實在很想要我這個玩具,我可以讓媽媽看看還有沒有賣的,再買一個送給你;或者告訴你媽媽這個玩具的購買方式,你自己去挑選。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學會拒絕別人都是一生的課題。人活在世上已是不易,若連自己喜愛的東西都無法把握住,那也很難有幸福和快樂可言了。
二、當你和別的家長在聊天的時候絕對不能做的事情,就是貶低自己的孩子,表揚別人家的孩子。
有些父母總是會放大自己孩子的缺點,並且用這種誇讚別人家孩子的方式貶低自己的孩子。其實這樣很容易把一旁的孩子推向自暴自棄的極端,覺得自己無論取得什麼成績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同。
這種成年人之間交往的策略和心機,很多人會覺得可以顯得自謙,又能抬高別人,維護了關係,讓別人高興。其實是沒有必要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是踩一捧一就能維繫下去的。與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相比,這些都是可有可無的無意義社交行為。
三、當孩子在外面跟其他的小朋友有衝突,別的家長找上門兒了,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去委屈自己的孩子,更不要強迫你的孩子懂事。
如果是我孩子有錯,對不起一起道歉;如果孩子被冤枉,你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經過,做出恰當的是非判斷,賞罰分明,要讓孩子知道,欺負人是絕對不應該的。尤其不能盲目責備孩子“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是不是你也有錯,先惹到人家了?”“男子漢哭哭啼啼像什麼樣子,別這麼矯情”等等,讓本就委屈的孩子感到茫然和無助。
當然了,孩子之間的矛盾大多都不是什麼大問題,趁此機會父母也可以培養一下孩子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孩子能自己處理好,父母就無須過多干涉,但是切記一定要和孩子、學校及時溝通,用信任和陪伴為孩子樹立堅強的心理後盾。
四、有人當面訓斥你的孩子的時候,你要馬上叫停,對不起,有事兒您先跟我說,我的孩子如果有什麼問題,我來教育他。
在孩子們的心目中,父母就是他們的守護者,也是他們信任感的來源。因此,作為父母,肯定不能讓孩子被別人當場責罵訓斥卻不以為然,甚至一塊兒跟著外人來罵自己的孩子。這會使小孩十分心灰意冷,對自己很質疑,嚴重的危害親子關係,並傷害到他的自尊。
因而,當別人指責小孩時,你作為父母應該立即站出來,該道歉就道歉,該阻攔就阻攔,該維護就維護。總而言之,要做到既能教育小孩,而且又別讓小孩受到傷害,盡到父母的義務。
當然了,如果你的孩子確實冒犯到了別人,不管是在公共場合大聲哭鬧,還是對他人做了不禮貌的行為,該糾正的一定要批評教育好,不可過於溺愛,否則將來孩子長大了,也許會向著不好的方向成長,甚至於走上歪路,到時別人再來替你教育孩子,也許就是無法阻攔也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五、如果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不要一味的說老師您說的太對了,我家孩子就是這麼不聽話。
老師在學校教育孩子,有時難免也會有所偏頗和對事情認識不全面。作為家長,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孩子真的做錯了,就需要和老師一起對孩子進行相關的教導;如果孩子沒有做錯,你又一味的附和老師,就會抹殺孩子優秀的一面。只有當孩子有足夠的自信和安全感,覺得我的爸爸媽媽是愛我的,才會讓孩子挺直腰桿,建立一個完整、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