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沒給兒女花多少,卻晚年過得安心舒心,是因為做到了這幾件事

每個人大概都想過自己的一生,年輕的時候希望有個疼愛自己的老公和可愛的孩子,等到老了兒女有了自己的小家,常回家看看,孝順自己便是最大的滿意了。

有些老人,為兒女出錢出力,得到的是不懂得感恩和孝順。但是有些老人,沒給兒女花多少錢,也沒怎麼幫助兒女,反而晚年過得安心舒心,舅姥爺就是這樣的老人。舅姥爺今年75歲,每天除了鍛煉身體,還跟同村的老人一起唱戲,每週還會和舅姥姥一起去趕集,晚年生活很是安逸。

有一次回老家辦事,去看望了老人家,身邊的表妹說:舅姥爺,你和舅姥真是好福氣,身體健康,兒女孝順。舅姥爺說:傻孩子,福氣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積攢而得的,要想晚年過得好,兒女孝順,就要記住這六句話。

01.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我和你舅姥雖然上了年紀,可我們始終記住一點,父母和子女,要保持一碗湯的距離,身體硬朗自己過,實在動不了那天再說,不去打擾他們的生活。老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兒女的房子再大再漂亮,不見得適合我們老年人,我的房子再小再破舊,住了幾十年,怎麼看都舒心。

02.小倆口吵架,「別護犢子」
有一次,我和老伴兒去大兒子家看孫子,兩人因為一些小事吵得很厲害,雖然兒媳有錯在先,兒子應該好好說話,可他卻針鋒相對。

我實在看不下去,對兒子說:夫妻過日子,沒有不吵架的,可你要知道,小吵怡情,大吵傷感情,作為丈夫要懂得心疼和理解妻子,日子才能越過越好。像你這樣看似吵贏了,其實輸的是你。小倆口吵架,老人千萬「別護犢子」,咱們看到的只是表面,具體怎麼回事,也不是真正的瞭解,但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媳會更加尊重我們。

03.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操閒心
我從來不參與兒女們的家務事,我知道人若是不想改變自己,不想改變當前的困境,別人再怎麼鼓勵和幫助,都是沒用的。女兒討厭女婿安於現狀,希望他能有上進心,可是女婿則認為,不管做什麼事情,要量力而行,沒那麼大本事,就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老伴兒看著有點心疼女兒,我告訴她別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你跟著上火有啥用,急壞了身體也解決不了問題,人家還不是老樣子。後來外孫上學,花銷越來越大,他自己意識到該努力上進了,用了兩年多時間,賺了不少錢。老人不去操閒心,就不會被兒女嫌棄和討厭。

04.管好自己的錢財
兒女再孝順,也要懂得給自己留後路,學會適當地自私,等於保護自己。別看我倆是農村人,靠天吃飯,可我們也攢下了十幾萬,孩子們之前還給買了養老保險,夠我們吃喝了,但是手裡的錢卻不能告訴他們。

老年人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錢財,手裡有錢遇事不犯愁,若是偏向哪個孩子,一直偷著幫助給錢,最後得到的必然是姥姥不親,舅舅不愛。所以老年人適當地自私點活著,只有好處沒壞處。

05.正確看待孝順
有些老人認為兒女多給錢,才是真的孝順,這話也沒啥不對的,可如果自己不缺錢,還一直拿孝順跟兒女索要金錢,會令兒女傷心。我的兒女們之所以給我們買養老保險,一是確實很孝順,二是給他們自己減輕負擔,三是我們從來不跟他們要錢。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生活壓力大,光是房貸車貸,孩子的上學費用,都讓他們喘不過氣來,老人若是經濟充裕,就別張口要什麼贍養費。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夠花就好,兒女們心裡有你,經常回來看看老人,說說話聊聊天,這種孝順才是我們老年人需要的。

06.帶孩子不是義務,是臨時的幫助
大多數老人應該跟我和老伴兒的想法一致,不想給兒女帶孩子,尤其我這種兒女多的老人,帶一個孩子就要無條件地給其他子女帶。如果兒媳和女婿認可老人的付出,那帶孩子再累也感覺值得,可沒帶孩子時,看上去都挺好的,只有帶了之後,才知道他們到底怎麼樣。我小兒子和兒媳工作比較忙,求我和他媽幫忙帶孩子,我提了三個條件,如果能答應就帶,不答應就算了。

第一:老人帶孩子不是義務,是臨時的幫助

我們沒有義務給你們帶孩子,只是體諒你們的不易,所以臨時幫助一下,但我們不會去城裡,孩子來農村,帶到三歲可以上幼稚園接回去。

第二:開家庭會議,其他子女一致通過,我們才能帶

老人為某個子女做事,要考慮其他子女的感受,手心手背都是肉,別因為給一個子女帶孩子,讓其他子女產生不滿。

第三:若是老人帶孩子,感覺身體不適,隨時中斷帶孩子

兒女有需要,能幫則幫,但要懂得把醜話說在前頭,以免辛苦付出換來理所應當,更要懂得維繫整個大家庭的和睦,那老人就要自己先做出表率,如此才能家和萬事興。

希望老人們都可以好好看看這6句話,人生在世圖的是開心,晚年能夠依仗的從來不是別人,只有自己先做好了兒女自然孝順,晚年生活闔家團圓很是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