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不動時,指望兒女養老,多半是有前提條件的

在我的家鄉,流傳一種說法:老人身體健康的時候,兒女爭著供養;老人走不動了,需要端水送飯時,就會被嫌棄。養兒養女能防老,到了關鍵時候,就不管用了。矛盾多半會在父母年老體弱的時候,集中爆發出來。

我的外婆七十多歲的時候,身體還很硬朗,不僅能夠帶孩子,還能夠下地幹活。農閒的時候,在家裡做布鞋和繡花。本來,外婆一直住在小舅舅家,後來四舅舅主動把她接到家裡。

四舅舅全家都搬到省城居住了,老家有一棟小洋樓,需要人去守著 外婆很勤快,把屋前屋後的雜草清理乾淨,還種了很多青菜。過年的時候,四舅舅一家人從省城回來,看到窗明幾淨的小洋樓,非常開心。

外婆快九十歲的時候,不僅不能幹活了,還要人照顧了。她常常犯糊塗,連飯熟了沒有,也搞不清楚。更重要的是,她走路很吃力,大部分的時間,需要藉助輪椅。

四舅舅牽頭,著急兄弟姐妹們一起商議,如何讓外婆度過最後的時光。“之前,不是你搶著要照顧母親嗎?怎麼現在變卦了?”小舅舅衝著四舅舅,狠狠地質問了一句。

一石激起千層浪。

大家都說,外婆對四舅舅最好,在看守房子的時候,還得了不少好處,外婆手裡的幾張存摺,都“不翼而飛”了。大舅舅說,他是家裡的老大,讀書最少,但是為大家庭付出最多。四舅舅和小舅舅上學的費用,他也出了一部分。現在,還要爭執贍養的問題,和他沒有關係。

我的母親,生氣地說,外嫁女,沒有得到娘家一寸土,也沒有半間房子,照顧父母是應該的,但也不能有硬性規定。為了表明“養老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的態度,四舅舅把外婆送到了一間木板房裡。雖然自家有洋樓,也不讓住了。他知道,只要外婆在他的房子裡,就要承擔贍養的主要責任。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執。幾個舅舅輪流照顧外婆,兩個月輪換一次。家住大城市的人,實在沒有時間回老家,可以請小舅舅“代勞”,一個月給四千塊錢;我的母親和阿姨,作為外嫁女,每個月給四百塊錢贍養費,一個月內的探視時間,不少於一個星期。

看著兒女們吵鬧不休,外婆很生氣,但是無能為力。她只能“任人擺佈”,沒有自己做主的份。都說,養老還得靠自己。可是,老人走不動的時候,“靠自己”並不現實。

如何讓人生暮年,活得體面一些?

老人也要有大局思維,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多“積德積福”,創造養老的條件。人與人交往,感情好不好,關鍵在一個“情”字。打好感情牌,夯實物質基礎,很多矛盾,就能迎刃而解了。

第一,準備一筆養老錢,盡量不讓兒女們“攤派”。

有人說:“越有錢的人,越小氣。”一個家庭裡,兄弟姐妹的發展不會一樣,有人富有,有人貧窮。但是在贍養父母的時候,個個都不願意多花錢。有錢的人,反而會拼命摀住錢袋子,怕自己吃虧。

現如今,一兩百塊錢,是很小的一筆錢,可是一個“不願意贍養父母”的人,會認為是一筆“巨款”,掏錢的時候,推三阻四。老人自己有錢,事情就好辦多了。如果沒有錢,在城裡有房子,也行。

第二,家財處置方面,要盡量透明,避免兄弟姐妹因為爭財產而“鬧翻”。

大部分的家庭矛盾,都是因為“貪婪”的心理作祟,個個盯著“財產”。作為父母,無法做到“公正公平”,但是可以做到“透明”。雖然有偏心,但是說透了,加強溝通了,矛盾還是會少一些。老人走不動了,應該考慮,把最後的錢財,多分一些給孝順的兒女。體現“孝順”的價值。

第三,兒女的小家庭要團結友愛,家底要殷實。

兒女的家庭,每天都烏煙瘴氣,那麼贍養父母的事情,肯定會被擱淺。我的三舅舅,他從結婚之後,和妻子一直矛盾不斷,離婚協議書都寫了好幾回。為了逃避家庭,他經常外出,兩個月都不回家。讓三舅舅照顧外婆,顯然不現實。他一直都在流浪,並且窮得叮噹響,就是逼他一把,也不會有結果。

現實社會上,有很多女人,遠嫁到外省,並且家庭很窮。讓她回老家照顧父母,或者給贍養費,也會很失望。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兒女們長大了,把小家庭經營好了,才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孝順老人。

第四,老人要和媳婦、女婿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樑,別逞強。

在我的家鄉,很多人把婆婆稱呼為“嘎娘”。意思是說,婆婆就像一把枷鎖,強加在媳婦身上,讓媳婦做牛做馬地勞動。這是古時候留下的“惡習”。我的老鄰居小毛,結婚之後,母親對媳婦非常刻薄,導致家庭不和睦。媳婦一氣之下,離開夫家,去了東莞打工。等婆婆走不動了,要照顧了,媳婦無論如何都不會插手。

老人和媳婦、女婿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還要懂得低頭,雖然不能做到“血脈相連”,但是可以做到“一團和氣”,這是養老的重要前提。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

孝道,包含了很多因素,不能三五句話說清楚。並且,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人的素質也大不同。關鍵在於“包容和理解”,在父母走不動了,把恩怨放在一邊,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商議,讓老人在最後的日子,感受到人間的溫存。

不管養老,需要多少“前提條件”,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去做,肯定能夠做到。年輕人,你孝順父母的樣子,不一定很帥氣,但是給你的兒女樹立的榜樣。父母的結局裡,可以看到你老年時候的樣子。

看過一個故事:一個中年人,在家照顧體弱的父親多日,非常煩躁,恨不得父親早日過世。有一天,他和兒子一起,找來籮筐和繩子、竹竿,把老父親抬到山里,準備拋棄。

回家的時候,兒子把籮筐等東西,帶回來了。中年人問,這些東西,還拿著幹嘛?兒子說,留下來,等你老了,就用得著了。中年人嚇出一身冷汗,趕緊把老父親背回家,用心贍養。人心都是肉長的,哪能如鐵石一樣冰冷、堅硬?在孝順這件事裡,用善良去包容一切,吃虧就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