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說:「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有道理嗎?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傳統文化對於我們炎黃子孫來說是需要傳承的。其中國學的雅和俗語的俗其實是相得益彰的,我們何不雅俗共賞?我們先來看一個老人們常提到的俗語,爺爺說:「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有道理嗎?

「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這是一則關於年齡的俗語,領悟其中意義大家會受益匪淺。這句俗語出自《增廣賢文》中的一句古訓,意思是說,三十歲正是奮發圖強,先成家後立業的關鍵時期。

而到了四十歲,便開始了人生積累的過程。如果到了四十歲還沒有財富、知識、人脈的積累,那麼往往五十歲時仍會無所作爲,碌碌無爲。

當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認同老祖宗的觀點,「三十不發」的「發」字並不是發財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爲覺悟。那麼在很多人看來,按照現代社會的發展水平,三十歲這個年齡還是處於人生的起步狀態,很少會有人能夠如此之早的大徹大悟。並且人生有很多可能性,過早的穩定未必是人生最好的狀態。

而在當下普通人羣中,又會有幾個人在四十歲這個年齡就已經有所積累了呢?其實,老祖宗們只是在提醒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就應該有不同的狀態和奮鬥目標。

傳統觀念的話三十歲其實是成家的年齡。我們正處於體力和精神最爲旺盛的階段,並且剛步入社會不久,應該是家庭事業兩不誤的狀態。而一些事業心強的人在而立之年都還在爲事業打拼,進入不惑之年便穩紮穩打,或是抓住機遇來個一飛沖天。

四十歲的你即使沒有一定的財富積累,也要有人脈和工作經驗,否則人到五十壓力會很大。因爲那個時候的你無論在心理還是體力上都大不如前。此時的你如果再想全力以赴打拼事業,已經有心無力了,即使有力也不是腦力和智力了。

就拿古人來說吧,普遍壽命都不長,能活到60歲都算是高壽了,到50歲的時候都開始準備身後事了,所以古人有云「五十將來尋死路」。

當然,並不是說人到五十歲機會就會變得渺茫了。歷史上大器晚成的偉人數不勝數,但畢竟是少數。

比如說,姜子牙八十多歲當丞相,你能跟他比嗎?要知道這也是人家前半生積累的結果。再來看看現代的創業大咖,馬雲45歲阿里巴巴才上市,任正非40歲創業了華爲!事實證明,年齡並不是問題!所謂的道理都是因人而異的,成功與年齡有無聯繫關鍵還要看個人能力。

歷史上很多四十而不惑之年的人物,急功近利,然而又志大才疏,最後卻一敗塗地的大有人在,而五十尋死路的也不在少數。人生所處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奮鬥目標,不虛度光陰才沒有遺憾。

你正處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這句話你覺得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