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後,無論多富有,也要跟身邊這“三個人”搞好關係

前幾日,經常和我一起散步聊天的老人走了。據說,他是在家裡斷氣了好幾​​天之後才被發現的。老頭一人獨居,子女們全都在外地工作,而他老伴幾年前也走了。平日里老頭身體也還算健朗,就是年齡大了一些,因為生活還能自理,孩子們日常也就沒在意。後來聽別的老人說,他是吃飽飯後坐在椅子上休息,閉上眼睛就去了的,走的時候很安詳。

  

只是子女們出門在外,讓一個老頭子留守在家,日常也不懂得多打電話問候,老頭去了沒人知道,是好幾天以後鄰居聞到了異味,打電話報了警,警察才通知了老人的子女回來的。你說這人老了還真是可憐啊,辛辛苦苦一輩子,年輕的時候風光無限,可是到頭來連去了都沒人知道,冷冰冰的屍體放到發臭,太嚇人了。

  

跟我講完上述這個故事之後,爺爺不無感慨地說道,我能感覺到他是真的害怕。可能是出於對生命的敬畏,也可能是出於對死亡的恐懼。爺爺也是一人獨居,我能理解,他也害怕以後自己會像那個老人一樣,連去了都沒人知道……

  

其實人老了是會很恐懼的,恐懼身體的病痛,恐懼子女的不來電話,恐懼死亡的隨時降臨,甚至有些老人,還得恐懼兒子兒媳會不會把他趕出家門……人這一生不容易,每個人都想在晚年的時候能活得舒心,少些受氣,在人生的晚年有一個完美的結局。然而就這麼一個小小的願望,並不是所有老人都有機會實現的。

  

爺爺的朋友裡,有很多年輕時候各個行業的佼佼者,比如醫生、法官、大學老師……這裡面絕大部分老人面臨的晚年處境,也都和爺爺差不多。不缺錢花,甚至不缺子女的電話,只是缺少孩子們在身邊,好一點的,身邊有老伴。有時候夜幕降臨,門外別人家的孩子們在追逐打鬧,屋內卻只有四堵舊牆壁迴盪著電視機的聲音,隔著電話,我也能感受到爺爺的那種落寞和孤獨。

好在爺爺的白天是很豐富的,早晚都會出去和附近的老人一起散步、聊天,每天的作息都很規律。隨著年紀的增加,身體的大病小痛如影隨形。每次打電話問身體怎麼樣,爺爺都說挺好,不要擔心。可他自己去做了白內障的手術,腰疼得直不起來的時候,自己找醫生;腿腳沒力氣,一直在吃藥調理……

  

不可否認,爺爺是很堅強的。先生也無數次跟我提起:“如果我奶奶還在的話,爺爺現在的日子估計會幸福很多吧,至少怎麼樣都有個伴。”然而,年輕的時候據長輩們說,爺爺對奶奶也不好,兩人經常吵架。但我也依稀地記得奶奶去世的時候,爺爺坐在屋子裡一個角落的凳子上,發了整整好幾天的呆,沒有掉下來眼淚,但眼睛裡全是淚水。

  

偶爾陪爺爺聊天,爺爺也會說當年是怎樣和奶奶分工,撫養子女長大成人,幫助兒子兒媳們帶大十幾個孫子孫女。是的,奶奶沒有怎麼享過福,爺爺活得長壽一點,享到了一些福,也多受了一些苦。可能很多的苦,也說不清道不明,不會跟我們細說,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我想,爺爺可能偶爾會想起我的父親,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對兒子們不那麼友好吧。人就是這樣的,再大的功過只要做了幾件“壞事”,就會被人記一輩子。爺爺就是屬於這種年輕時候偶爾會做一些“壞事”的好人,人很好,但沒什麼智慧,脾氣大,兒子們對此頗有怨言。但他對兒女甚至孫輩都很無私,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錢最後也都給了晚輩。

  

某種程度上,爺爺不喜歡獨居,因為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沒人幫忙端茶倒水;但某種程度上,爺爺又喜歡獨居,因為自由自在,不用看兒媳臉色。爺爺的處境,其實在老年人中不算少數。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到了一二線城市定居。

老人家捨不得呆了一輩子的家,落葉歸根的想法更是讓他們年紀越大越不肯離開老窩,除了條件好點可以請保姆照顧的,大部分老人其實都得面臨獨居的選擇。於是,老人們跟身邊這幾個人的關係如何,就直接決定了老人晚年生活的質量。老了以後,無論多富有,也要跟身邊這三個人搞好關係,為餘生留好退路。其實不要等老了以後,從五十歲開始,就要有意識地注意了。

第一:搞好和自己的關係。‍

人都會老,老了身體素質都會下降,多多少少的毛病會有,但如果有個相對健康的體魄,自己就會少受很多病痛的折磨,心態也會更好,和子女的關係也會更和諧。

  

另外,老去是一件孤獨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得學會面對孤獨,在獨處的日子裡也能過好自己的生活,比如養花種樹、喝茶看報、散步遛狗,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充實生活,打發時光,讓自己保持一個好的心情和狀態。

  

第二:搞好和老伴的關係。

老話常說,少年夫妻老來伴。每次在路上看到兩鬢斑白依然牽手散步的老人都非常感慨,兩個人相伴一生,用漫長的陪伴來告白,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吧。

人老了,兒女們長大有他們自己想要生活的城市,有他們自己的小家庭和自己愛的人,父母可能早就老去。這個時候我們真正可以依靠的人,除了自己就是老伴了。

伴侶是上天創造的給人類最好的安慰劑,治愈你的各種不舒服,慰藉你內心的情感,給足你安全和依賴,讓你哪怕到老依然能做個幸福的小女孩/小男孩。每個人,都要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好好善待自己的另一半。

第三:搞好和子女的關係。

很多人說,養兒防老不可靠了。可其實不管子女怎麼不可靠,他們依然可能是你在晚年沒有賺錢能力了或生病了之後最大的依靠。別以為自己現在還健康,存款很多,有房有車,晚年不用靠子女。

病痛沒有來的時候,你永遠無法意識到孩子對自己來說有多重要。另外無論在情感上還是經濟上,晚年能真正幫助到你的,也只有你的子女。有智慧的老人,一定會搞好和子女的關係,那是他們留給自己最重要的一條退路。

  

人這一生,活到最後往往會發現自己只剩下家人,而自己、老伴、子女就是我們這輩子最重要的、一直在圍繞著轉的人,晚年想要有個善終,也離不開他們的陪伴和支持。智慧的老人,知道錢和房子的重要,但也一定不會不知道健康的身體、平和的心態和老伴與子女對自己的重要性。

長壽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情,有時候幸福的晚年也是。在聽從上天的安排之前,希望我們能首先做好自己。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有一個幸福、舒心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