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漫長而又多坎。我們一路向前又一路負重,經歷越多,如果不懂得及時做減法,那麼就會被一些事情壓負著越活越累。年輕時候我們為了生計,有很多不得已的理由。但到了一定年紀,我們就要勇於卸下一些東西。
五十歲是我們人生的分水嶺,兒女開始經濟獨立,不再需要我們負擔,甚至他們開始成為家庭的主導。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做減法,對於那些沒必要的思想與事情,就能夠豁達地捨棄了。如果學會在這三樣事情上做減法,餘生也能越活越輕鬆。

一、社交上做減法
人一輩子都離不開人情世故,有些人是真的值得交往,但也有一些人 明明不是一路人,甚至是我們討厭的人,但為了一些不得已的理由,我們也必須與之產生交際。特別是年輕時候,為了生活能夠更好,事業更加順利,我們不得不虛與委蛇地與各類人打交道,不得不說非常心累。人到了五十歲,我們沒必要再過多考慮那些沒必要的交際了。不喜歡的人就直接遠離,討厭的人就乾脆絕交。學會了在人際上做減法,不但能夠讓我們活得更加輕鬆,也避免了人際上的麻煩。

二、物質上做減法
人生無外乎功名利祿,物質利益更是我們一輩子的追求。但是人絕不能讓自己被利益所控制,這樣不但會影響我們的生活體驗,還可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個人年紀越大,對於物質需求其實是越來越降低的,所以更加要懂得在物質上做減法,尋求更高級別的精神愉悅。
人到了五十歲以後,不說一定要徹底失去物質追求,但至少要學會淡泊名利。錢財物質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在這個年紀以後,我們更多地要追求生活的安寧,家庭的幸福,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爭取的。

三、控制欲上做減法
為人父母,時刻都心繫著自己的子女,這是天性使然。特別是作為中國父母,我們在這一方面尤為突出,有些甚至形成了一種掌控欲。從孩子小時候的學習到興趣愛好,從他們長大後的工作職業到情感,凡事都喜歡插手,甚至強勢給他們做選擇。
這無疑會讓孩子覺得壓迫,所以自然也會遭來孩子的反抗。其實,孩子年少時稍加引導與掌控是有必要的,但他們長大成人甚至經濟獨立以後,就一定要學會少插手他們的生活與選擇。當我們上了五十歲以後,孩子們都漸漸步入社會甚至結婚生子,這時候只有懂得在控制欲上做減法,放手他們的人生,才能讓他們更快的成長,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矛盾。而於自己而言,更能讓餘生變得輕鬆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