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是糖,生活因為有它而甜蜜;脾氣像醋,醋越多,生活的甜味越淡。脾氣與福氣像一對冤家,此消彼長,你弱他強。脾氣越大,福氣越少。有脾氣是本能,沒脾氣是本事,別讓脾氣阻擋了你的福氣。
脾氣越大本事越小。
脾氣有時是出於無能的憤怒,也是色厲內荏的表現。本事大的人從不屑於用聲勢音量讓人臣服,他們會用內在的才能讓你心悅。沒本事的人,因為怕別人看穿自己內心的荒蕪所以急於用脾氣來壯大聲勢。
杜月笙有句話說的正是這個道理: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當你內在素質不夠時,不管多好的機會來到你面前,你都不可能抓住,生活中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驚喜與福氣了。老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生活有福,還要自身本領過硬。把脾氣降下去,把本事提上來。
脾氣越大朋友越少。
朋友是一種隱形財富,我們常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在生活中除了家人,朋友是給我們幫助最大的那類人。朋友可以在你難過時給你安慰,在你迷茫時給你建議,在你陷入困境時拉你一把。朋友多了,人脈就廣了,路自然就寬了。要想留住福氣,就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遇事講道理,不要發脾氣。
發脾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增加麻煩。把發脾氣的時間用來充實自己。有的人,碰上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就會大發雷霆。一個人生氣的時候,特別是雷霆之怒的時候,他(她)的智商往往會很快降至零,甚至變成了負數。我們試想一下,一個盛怒之下的人,此時此刻做出的決定必定是不理智的,肯定是愚蠢的。
等你心平氣和冷靜下來,重新思考和定位的時候,你必然會為你腦熱時做出的抉擇而後悔不已,但悔之晚矣!很多事,已經來不及了,衝動是魔鬼,衝動必定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說,只會生氣的人必定是愚蠢之人。
生氣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生氣對我們可以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生氣它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它能毀壞一個人的家庭、事業、人脈和身心健康等等。可以說,生氣是我們人生幸福指數提升的最大障礙,也是我們家庭幸福,人際關係和諧,事業成功的最大攔路虎。一個只會生氣的人必定是愚蠢之人,只有懂得自我控制情緒,盡量不去生氣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朋友們,凡事真的莫要生氣,生氣只能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不生氣,沒脾氣的人,才是真正的有福氣的人。往往當你脾氣來的時候,福氣就會悄悄地走了;要想留住自己的福氣,我們就得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的人之所以發脾氣,有兩個最大的原因,第一個是知道發脾氣也沒關係,第二個是不知道發脾氣會帶來的後果。所以人最容易犯的錯莫過於把優雅給了路人,卻把壞脾氣給了親人。對親人發脾氣,事後親人會理解、容忍你,自己難受,卻會為了你默默忍受。但是對朋友,同事等發脾氣,事後便會影響之間的友誼,影響工作,甚至對方可能並不會容忍你。
發脾氣之前深呼吸,想想發完脾氣以後的情景,換位思考一下,你肯定會冷靜下來。把握好自己的內心,別讓情緒控制了你的節奏,也許脾氣來了,福氣也就走了。控制了脾氣,就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自己擁有的實力和底氣,才是自己永遠的靠山。愛默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人有七情六欲,難免會有生氣的時候,但可貴的是在生氣的時候觀照自己的內心,找到生氣的源頭並冷靜化解它,才不至於使自己陷入負能量的怪圈。
我們總是容易把親切給了陌生人,卻把苛責留給了最親密的人,其實這是很傻的行為。你與那些你在乎的人和事生氣,並不會讓事情有任何好轉,反而會因為你的口不擇言傷害到那些同樣在乎著你的人。脾氣來了,福氣就走了,要留住福氣,得先控制脾氣。
老話講,家和萬事興。
後半輩子,別讓脾氣,阻擋了福氣。你有什麼樣的脾氣,就會有什麼樣的心態,你的心態,會決定你的生活。有時候我們以為強硬才是對外之道,而做人要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氣,剛強是好的,但要看對誰,對什麼事。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修行。我們終會發現,真實的自我,永遠是柔軟而平和的。後半輩子,願你做個有脾氣但不隨意發脾氣的人,多一點善意,多一點平和,多一點寬慰,多一點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