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兒子不孝、獨生子跪求七旬老母親住敬老院,看哭周圍鄰居

父母小時候對我們無微不至,把我們撫養長大。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年邁的時候,身為子女是理應孝順,儘自己心意的。但是長大之後,卻發現一切想得都太簡單了。有多少子女因為成家立業之後,疏於對父母照顧而滿心愧疚,但是卻心有餘力不足。

小梁是獨生子,小時候父母對他特別的好。但在小梁16歲的時候,父親開貨車時因車禍失去了生命。就由母親一個人肩負家庭的重擔,獨自撫養他長大。有人勸他母親改嫁,但他母親擔心他受苦,就堅持一個人過。母親白天去超市做理貨員,晚上熬夜做手工讓他放學拿去賣,從沒睡夠過八個小時,腰也疼得厲害。每次看到母親這麼辛苦,他都覺得自己是個累贅,並發誓長大後要好好孝敬自己的母親。而如今母親70歲了,有些老年癡呆,小梁天天家里和老母親住處兩頭跑實在是吃不消。

有一次早上剛去看過母親,中午再過去看時,發現母親不在家中,小梁請求周邊所有的鄰居幫忙尋找,最後是在離家好幾條街的地方找到的。看到母親的那一瞬間,小梁所有的無力感都爆發了,跪在地上抱著母親說,媽兒子不孝,求你住敬老院吧,我實在沒精力照顧你了。他哭得慘不忍睹,也看哭了周邊所有鄰居。

為什麼現在很多獨生子女都覺得照顧老人很有壓力?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老婆離不開,照顧父母有心無力。家庭裡是獨生子女的孩子在長大之後,照顧父母時都會覺得很吃力。這主要是因為結婚之後,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心也會不由自主地偏向於自己的小家,凡事也會以小家為主。那麼在自己父母面前,時間分配和經濟供給付出的就會比較少。而且一個孩子照顧兩個父母,有時候確實壓力會比較大。尤其是現在社會生活消費水平比較高,如果父母一生病,獨生子女所面臨的經濟壓力確實會讓人吃不消。那麼,家裡有一個孩子的父母,如果想要自己的晚年過得舒適一點,趁著年輕要給自己攢一點養老錢,別把所有的壓力都讓孩子承擔。

沒有能力讓父母晚年過得舒適,經濟條件達不到

現代年輕人的生活壓力確實都比較大,熬夜加班,努力奮鬥。即便如此還是有還不起的房貸和各種貸款,再加上孩子的教育費,家庭的生活開支等,每個月的工資確實不剩下什麼了。如果要是再照顧老人,確實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讓他們安度晚年。因為父母和自己住,自己還有家庭也沒時間照顧他們,而那些孩子多的家庭,可以輪流照顧。如果請保姆,經濟條件又達不到。所以,獨生子女在父母晚年的時候,照顧父母確實會比較有壓力。

為什麼很多老人都不願去敬老院?有孩子還去住養老院,擔心被人笑話

中國式的父母都比較要面子,認為自己生的有孩子,還去住敬老院,被周圍人知道了會讓人看笑話。因為住敬老院的老人大多是無兒無女,孤苦伶仃的老人。所以孩子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也不敢說讓父母住敬老院的話。可能很多人覺得住敬老院怎麼了?都什麼時代了,誰會在意這些,但是老人會在意。誰年老之後不想依靠在子女身邊,享受天倫之樂呢?

敬老院再好,始終都不是家,老人都講究落葉歸根

中國有句俗話是:落葉歸根。講究的就是在人死之後,根在哪,人在哪。父母年紀越大越覺得孤獨,他們辛苦操勞了一輩子,別讓他們在晚年的時候還覺得內心不舒服。讓父母住敬老院可能會減少一部分的負擔,但是父母住在敬老院裡也不會開心,那裡即便再好,但終究不是家。

現代社會的養老建設也在日益完善,但是老人卻都不願住敬老院,誰家將老人放到敬老院裡,都會被指責不孝順。這種心態也是可以理解的,過去的思想都比較迂腐頑固,想要改變他們是不可能的。但是父母照顧我們了一輩子,如果晚年時父母真的不願意住敬老院,就咬咬牙堅持一下,盡量讓父母在開心中度過晚年。【話題討論:如果在你年老之後,子女提出讓你住“敬老院”,你會願意嗎?你覺得老了之後父母應該何去何從呢?現在對於父母的養老問題,你認為自己做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