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慾望太多,生命該如何承受重負,人生又怎能獲得快樂呢?因此,在人生的旅途,追求一種淡泊,坦然面對生活對你的賜予,包括所有的磨難與不公,用平和淡定的心態去看待沿途的一切。
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經歷,累才是工作,變才是命運,忍才是歷練,容才是智慧,靜才是修養,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擁有。心平氣和地告別過去,只爭朝夕地活在當下,淡定從容地迎接未來,看山神靜,觀海心闊,心態平和,知足常樂!
幸福快樂的感覺源自於內心,並不單純是物質享受或金錢能換取的。沒有人能夠賦予我們快樂,幸福、快樂必須從自己的內心滋長,而心靈的寧靜、安祥與慈悲正是安樂的基礎。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人世間的事情勉強終歸不能如意,強求勢必不會甜蜜。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世事大抵如此,努力無悔,盡心無憾。
做一個善良的人,心裡少幾分抱怨和狹隘,胸中多一份包容和分享,讓這個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歡喜,讓自己活出與這個世界溫和相處的豁然大氣,人生就會有更多可走的路,怎麼走都通暢,怎麼走都從容。
越長大越明白,人生有時真的需要等:該來的讓它來,該走得讓它走,不強求,也不強留;看不開的總有一天會看開,得不到的總有一天會以另一種方式給你;不著急,也不抱怨,就看時間會給我們什麼樣的答案。或許答案也並不重要,看淡了就沒什麼是最重要的了。
一顆隨緣心,你會更灑脫;有一顆平常心,你會更從容;有一顆慈悲心,你會更積善;有一顆感恩心,你會更幸福;有一顆因果心,你會更明理;有一顆忍讓心,你會更快樂;有一顆超脫心,你會更淡然;有一顆修行心,你會更智慧;有一顆質樸心,你會更純粹;有一顆自知心,你會更清醒。
人生在世,無非是把想不通的事情想通,把必須要邁的坎邁過,把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放下。世態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勿去在意。所謂智慧,就是把不該看重的東西看輕一點,把不該看輕的東西看重一點。心情不好時,給自己放個「情緒假」。見想見的人,做想做的事,趁繁花正開,光陰正好。
人與人之間一切矛盾的生成,都來源於一顆自私,自我,計較,貪婪,嫉妒,傲慢,狹隘,狂妄,愚痴的心。而一顆博愛,無私,無礙,無悔,無怨,豁達,開朗,豁達的心則是一片清凈和祥和;心窗不打開,陽光難進來,若為瑣事擾,怎得大自在!
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一件事,想開了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真正的心境,絕不是無所事事、與世無爭,而是以一種淡然的心態去對待人生的起落沉浮,無論成敗都坦然以對,無論得失都心平氣和。人生難得一心靜。有一個平和的心境,身處鬧市亦同深山古剎。人安茅屋靜,心淡世路平。
不要把人生這一趟旅程,活成比陌生還要陌生,如果說生活是一場創意,那麼就需要用慈悲薰習自己所有的念頭和行為,這不是不可能,而是自己願意不願意做的問題,冬天的風在吹,並不是對命運的拷問,而是對命運最可貴的一種維護。恰如,煩惱越猛,清醒更醒。
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人事不複雜。即使你再排斥現在的不愉快,光陰也不會過得慢點。所以不要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要學會低調,取捨間必有得失,不用太計較。要學著踏實而務實,越努力越幸運。當一個人有了足夠的內涵和物質做後盾,人生就會變得底氣十足。
成熟的人不在乎過去,聰明的人不懷疑現在,豁達的人不擔心未來。人生中難免遭遇痛苦,生起煩惱,但不必為此自我折磨。如果一直盯住白牆上的幾個墨點不放,黑暗就會占據你的視野;如果總是粘著於生命的某些片段,就會讓你失去完整的人生。放過自己,不折磨自己,也是一种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