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請捂緊自己的錢袋,不要隨便藉錢給四種人

人到中年,其實有很多的無奈。各種各樣的壓力要擔在肩上,讓人無法擺脫。中年的人,有的事業有成,有的在拼搏的路上,有的還在四處碰壁。每一個人的能力不同,運氣不同,所面臨的境界也不盡相同。

 

年輕的時候,或者對於錢財花起來都比較大手大腳,對於朋友之間也比較講義氣。朋友之間的錢花來花去,可能也不會太過計較。但是人到中年之後,對於自己的錢袋,就要多注意一點了,因為中年要面對的事太多,不可能像年輕人那樣瀟灑。倒不是說人到中年,就不要去幫助別人,而是要認清他的為人,避免借出去的錢打了水漂,那時才去後悔。至少,下面這四種人,不要隨便就借錢給他。除非,你的錢多到無處可花。

 

經常哭窮的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不知道是真的沒錢,還是裝的沒錢,反正就是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哭窮。相信,你在生活中也會有遇到過。這樣的人,會在你的面前總說自己沒錢,來博得你的同情心,目的就是從你那裡弄到一點零花錢。既然是零花錢,他自然是不會想著還要還的。所以,借錢給這樣的人,等於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很多年前,我們在村里老房子住的時候,鄰居就有這麼一個女人,天天上我們家哭窮,說她老公多病,兒子又掙不到錢,家裡都沒法開鍋了。我媽心軟,就經常幾十、一百地借給她。當然,都是瞞著我爸的。幾年下來,可能也有上千了。有一次不知遇到什麼事,我媽就開口跟她要。那個女人立刻翻臉,說哪裡有跟我媽借錢,還說我媽污衊她,讓她名聲受損之類的,把我媽氣得幾天吃不下飯。

因為這事,兩家人從此不來往。我們搬走後,陸續有別的村里人來新家裡坐,說那個女人的事,仍然在不停地跟別人哭窮,讓人說破又死不認賬,弄得村里人都很不待見她。所以,這樣的人,不要因為同情心而去借錢,免得讓自己鬧心。

 

久不聯繫的

你有沒有碰過這樣的同學或者朋友,很久都沒有聯繫,然後突然之間輾轉找到你。他找你的目的不是念舊,而是藉錢。也可能,原來他一直有聯繫的都藉遍了,找不到人借,所以才想起還有你這個同學或者朋友。這樣的人,借錢給他也要小心點,要先對他的人品有個了解。不過,相對來說,能夠滿世界去借錢的人,可能人品也很難讓人尊敬。

我曾經就遇到過這樣的事。很多年前,我畢業後從事的第一份工作的同事,輾轉找到我,要跟我借五百塊錢。那時的同事,其實感情都還好,因為都是剛從學校出來的,本性裡都還是很純真的。我跟她雖然了解不是很深,但在廠裡的時候關係還算可以,加上她一直訴說著她的艱難,我想著五百塊錢自己咬咬牙也能撐過來,就借給了她。

 

但從那之後,她沒主動再聯繫過我。我偶爾主動問下她的情況。只要我一開口,她就不停地講述她的“苦難史”,弄得我很鬱悶。後來我慢慢打消了要回這五百塊錢的心思,沒有拉黑她,但也沒再跟她說過話。一直到現在,她也沒有再主動找過我。兩人就像是“陌生人”一樣。

人品不行的

其實,我對於這位同事,不算真正的了解,因為我在工廠呆的時候不算長。只是那時,我們相處還算愉快,也都單純,便認為她人品應該還是不錯的。

但是通過這件事後,我想她的人品是不怎麼樣的。其實,我並不是在乎這五百塊錢,而是在乎她的態度。我每次與她說話,也並不是要跟她討債,純粹只想了解一下她的情況。但她的態度,她不停歇的訴苦,讓我心生厭意。

我尊敬那些再苦也不說的人,也敬佩那些堅強到讓人心疼的人。如果一個人因為生活的困苦或者遭遇到一點小困難小挫折就不停訴苦以獲取同情,在得到幫助之後又覺得理所當然,這樣的行為直接是反映了一個人的品質。所以,遇到這樣的人,還是要狠狠心的。

行為不端的

還有一種人,屬於行為不端的。這個怎麼說呢?就是那些借錢不是為了救急,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比如說有“三愛”的:賭、毒和找女人。這樣的人,即使再親,也不要藉錢給他,因為,借了不是幫,而是害他。這種人,屬於行為不端,不走正道。如果一個人有這三種“愛好”,就是家裡有金山銀山,也經不起這樣的揮霍,更別說只是藉點錢他就夠用,那是不可能的。

曾經提過同事的表弟,三十多歲的男人了,不尋思找個正當的工作,天天泡在“魚蝦蟹”的賭攤前,不止是把家裡的存款賭沒了,聽說連房子也抵押掉。他常找同事借錢,不借就又哭又鬧的,讓人煩不勝煩。同事還心軟,經不起哭鬧,就又藉了。如此循環,沒有盡頭。

 

其實,遇到這樣的親戚,從第一次就該斷然拒絕借錢給他。沒有開始,就沒有後續。他明白你不喜歡他這樣的行為,他也就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你借錢了。所以說,人到中年之後,這些事情也會看得多,或者經歷到。碰上這些人,還是捂緊自己的錢袋妥當些。當然,遇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幫人一把,也是一種美德。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