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院祈福,切記9點,可求得全家人一整年的平安健康!

很多人去寺院,給家人祈福,許願祈求闔家幸福、福氣滿滿!但是在拜佛求平安的時候一定要心存敬意,只有心中敬佛才是真正的拜佛。我們拜佛是要學佛的無限慈悲,學佛身處煩惱而常有的清凈心。但是你知道年前拜佛有什麼講究嗎?帶你來瞭解一下,只要照做,就可以求得,全家人一整年的平安健康!

一、前期4準備

1,心生敬畏

有人進入寺院一味強調各種規矩,敬香、禮佛、用齋、走路,都特別在意。其實,禮儀固然重要,但那顆虔誠、恭敬的心更為可貴。由凡夫直至成佛的五十二個位次,是從十信位開始,斷疑生信是入道的基礎。同時你要看重解脫,有緣來到佛門,如果只求人天福報,乃至世間名利,無視解脫之法,那是對佛教的誤會和辜負。

2,轉變觀念

在進寺院之前就要放低自己,降服自心,不可貢高傲慢,將社會上的追名逐利、鬥勝好強之心帶入寺院。還要在心裡減輕煩惱,做到「只看好樣子」、「人非我不非」。要知道,煩惱的輕重,能衡量進步的大小。

3,忌葷、辣、酒

在飲食方面,拜佛前請不要吃,蒜、蔥、魚肉、酒,還有檳榔、吸煙,不然的話,對佛菩薩禱告是相當不敬的。和人說話,滿嘴臭腥味是不禮貌的行為,會遭人排斥,那更何況拜佛!有人拜佛時會邊嚼口香糖邊拜佛,也有吃檳榔的,邊咬邊拜,其實這樣不但不會得到加持,反而會影響自己一整年的運勢!

4,洗凈身體

我們在拜佛之前,應當先洗凈身體,尤其在上完廁所後,雙手要用肥皂洗手,不得馬虎,關於這件事,很少有人可以遵守。人們一般都嫌羅嗦繁瑣,但是一心要告訴你的是,洗凈身體這件事可是拜佛最大的禮貌,試想一下,穿一件髒衣服拜佛,你覺得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嗎?你已不誠不凈,又何來感應呢?所以說為表最大的敬意,必須要做到這一點。

二、拜佛5注意

1,輕聲輕語

走路要杜絕雜亂不勻、輕佻放肆、拖遝散漫,輕步慢行不僅是修養,更是莊嚴!說話也要輕,這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道場的恭敬!這樣的禮貌能夠使自己的功德圓滿。同時,入寺做事也要輕,包括穿衣吃飯、擔柴挑水、灑掃庭院,不能粗莽冒失,缺乏謙恭。應該收斂身心,整肅、嚴謹、細緻。

2,重視禮貌

在佛堂內,見有人跪地禮拜佛菩薩時,勿從前面經過,我們凡人是無福消受人家的禮拜。這點禮節,有很多人都會疏忽。一心就常看到很多人大搖大擺地,從拜佛的人前面經過,對佛也很不敬。拜佛的人也應該知道禮節,拜佛應盡量靠近佛桌面前拜佛,不要離得太遠,免得人家要繞一大圈從後面而過。

3,合掌拜佛

很多人拜佛姿勢東歪西斜、漫不經心,兩手合掌但是又合不攏,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拜佛心不誠,顯不出莊嚴相,難得感應消業。一個人拜佛心誠,他的拜佛姿勢一定是莊嚴又肅穆的,看了令人起恭敬之心。合掌拜佛,一定要雙手十指併攏,不用力地靠著兩胸部心窩處,十指朝天,不可傾斜指向佛。正確拜香應是頭向前一拜,而手拿香亦同時向前一拜,連續三拜即可,拜時要緩慢而顯莊嚴。

4,誠心誠意

我們到佛寺禮佛,不一定要點香拜佛才可顯出誠心,佛教最大禮節是向佛五體投地禮拜,是代表最崇高之敬意與禮節。

5,求法利他

不能以世俗的貪求心、攀比心來親近道場,更不能把寺院當成消遣、遊玩的地方。如果發心不清凈,不懂得為法而來,就失去了入寺的殊勝意義。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說:「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鹹由自利成。」利他是佛法的精髓,也是佛法長久住世的重要原因。

學佛的終極目標是:從各種痛苦、煩惱中解脫出來,超越生死輪迴。希望我們都可以在寺院裡,得到菩薩的加持!一整年財運連連,福報連連!